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从「好公司」到「好价格」:进阶估值整合思维 (第1/2页)
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:「好公司不一定是好GU票。」
这句话的潜台词是:一间公司的价值,与你入手的价格之间,有一道隐形的墙。
如果你只学会看公司T质,却不懂评估价格,那麽你可能会:
以太高的价格买进一间T质良好但被高估的公司;
错过一间被市场错杀、其实已经非常划算的公司;
或者,明明公司走下坡,却因殖利率短期变高而误以为可以捡便宜。
要避免这些错误,我们必须把「价值」与「价格」这两件事合起来看。
这正是估值判断的核心。
---
一、三大估值指标如何交叉使用?
在Goodinfo报表中,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最常见的估值数据:
本益bP/E、GU价净值bP/B、殖利率DividendYield。
这三者其实分别对应三种判断逻辑:
单看一个指标,可能容易误判;三个一起看,才是完整估值语境。
---
二、便宜,但为什麽便宜?你敢买吗?
高殖利率≠好GU票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